你是否曾經發現,每當你準備出門時,你的愛犬就開始焦躁不安走來走去?或是回家後發現家裡一片狼藉,甚至收到鄰居抱怨狗狗一直狂吠?這些都可能是狗狗分離焦慮的信號。許多毛爸媽不理解為何自己離開短短幾小時,狗狗就會表現得如此痛苦。事實上,分離焦慮是犬類行為問題中最常見的一種,了解並正確應對這個問題,能讓你和毛孩都過得更輕鬆自在。
💡小編提醒:如果你家狗狗有分離焦慮的症狀,請務必認真面對!長期的分離焦慮不僅會讓狗狗身心俱疲,對於你的生活品質也會造成極大影響。

1. 分離焦慮的成因
狗狗是群居動物,天性就需要與同伴建立緊密的社交關係。在現代家庭中,狗狗通常會將主人視為牠的「家族成員」,因此當主人離開時,牠們可能會感到極度不安。以下是常見的分離焦慮成因:
- 過度依賴:若狗狗與主人形成了過度依賴的關係,當主人不在身邊時,牠可能會感到極度不安。
- 環境變化:搬家、家庭結構改變(如家人離世或搬離)都可能引發分離焦慮。
- 創傷經歷:曾被遺棄或長時間獨處的狗狗更容易出現此問題。
- 缺乏適當訓練:沒有從小訓練狗狗獨處的能力。
⚠️ 建議:如果你剛領養了一隻新狗,特別是從收容所來的狗狗,請特別留意牠是否有分離焦慮的傾向,這類狗狗通常有被遺棄的經歷。
2. 焦躁不安的徘徊行為

當狗狗出現焦躁不安走來走去的行為時,這是判斷分離焦慮的重要指標之一。這種徘徊行為通常表現為:
- 無目的地在房間內反覆走動
- 原地打轉或繞圈
- 在門窗附近來回踱步
- 伴隨急促喘息或低聲嗚咽
這種行為模式表明狗狗處於高度緊張狀態,無法放鬆休息。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對狗狗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,甚至可能導致慢性壓力相關疾病。
不同品種的焦慮敏感度
不同品種的狗狗對分離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邊境牧羊犬等高智商犬種更容易因缺乏刺激而產生焦慮;而某些小型犬種如小型犬中的貴賓犬、馬爾濟斯等,則因為長期被培育為伴侶犬,對主人的依賴性更強。
3. 5大分離焦慮症狀判斷標準

如何判斷你的狗狗是否真的患有分離焦慮?以下是5個關鍵指標,如果你的狗狗符合其中2-3項,很可能正在經歷分離焦慮:
症狀 | 表現形式 | 嚴重程度指標 |
---|---|---|
吠叫/嚎叫 | 持續不斷的吠叫、哀嚎或嗚咽 | 時間越長、聲音越大表示焦慮越嚴重 |
破壞行為 | 咬爛家具、抓撕窗簾、破壞門框 | 破壞程度與對象的選擇性 |
過度流涎 | 口水量明顯增多,甚至出現口吐白沫 | 由輕微到嚴重程度評估 |
焦躁不安徘徊 | 來回踱步、打轉、無法安靜休息 | 持續時間與頻率 |
排泄問題 | 已訓練好的狗狗突然在家中亂尿或便便 | 是否只在主人不在時發生 |
💡小編提醒:這些症狀通常只會在主人離開或準備離開時出現,這是區分分離焦慮與其他行為問題的重要線索!
3.1 過度吠叫與嚎叫
過度吠叫是分離焦慮最明顯的表現之一。這種吠叫通常具有焦慮、緊張的特質,不同於正常的警戒吠叫。有些狗狗甚至會持續幾小時不停地吠叫或嚎叫,直到主人回來。
這種行為不僅會擾民,對狗狗本身也是極大的身心消耗。長時間的焦慮吠叫會讓狗狗疲憊不堪,甚至會損傷其聲帶。
3.2 破壞性行為
分離焦慮的狗狗經常會表現出破壞性行為,特別是針對門窗等可能與主人離開或返回相關的物品。常見的破壞行為包括:
- 撕咬門框或門底部
- 刮抓窗戶或窗簾
- 啃咬家具、鞋子等帶有主人氣味的物品
- 拆咬沙發、床墊等物品
這些行為可能導致狗狗受傷,例如折斷牙齒、劃傷爪子或誤食有害物質。
3.3 過度流涎
當狗狗焦慮時,其唾液分泌會明顯增加。如果你發現狗狗在你離開後有明顯的過度流涎現象,甚至出現口吐白沫的情況,這很可能是嚴重焦慮的表現。
有些主人可能誤以為狗狗生病了,但如果這種現象只在你離開時出現,那麼分離焦慮的可能性就很高。
3.4 焦躁不安走來走去
焦躁不安走來走去是分離焦慮的典型表現。狗狗可能會在房間內無目的地徘徊,或是在門前來回踱步,等待主人歸來。這種行為通常伴隨著急促的喘息,表明狗狗處於高度緊張狀態。
透過安裝家庭監控攝影機,許多飼主才發現,他們的狗狗在獨處時幾乎無法休息,一直處於高度警覺和焦慮中。
3.5 排泄問題
已經完成如廁訓練的狗狗,如果只在主人不在家時出現排泄問題,那麼這很可能是分離焦慮的表現,而不是訓練不足的問題。
這種情況下的排泄通常是由於極度焦慮導致的失禁,狗狗本身也無法控制。這與故意的標記行為或抗議性排泄是不同的。
4. 如何記錄狗狗分離焦慮的行為模式

為了更準確地判斷和處理狗狗的分離焦慮問題,有系統地記錄狗狗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。這些記錄將幫助你和專業人士更好地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和特點。
行為記錄表建議
- 記錄時間點:何時開始出現症狀?是你準備出門時,還是已經離開後?
- 持續時間:焦慮行為持續多久?是整個獨處期間還是僅在開始階段?
- 症狀種類:具體出現了哪些症狀?嚴重程度如何?
- 觸發因素:是否有特定的觸發因素?例如拿鑰匙、換鞋等準備出門的動作。
- 環境因素:天氣、噪音等是否會影響症狀的嚴重程度?
⚠️ 建議:使用寵物監控攝影機是記錄狗狗獨處行為的最佳工具!這不僅能幫助你了解狗狗在你不在時的真實狀況,也能作為與行為獸醫師溝通的重要資料。
5. 改善狗狗分離焦慮的有效策略

面對狗狗的分離焦慮問題,我們需要有耐心地進行系統性的訓練和調整。以下是幾種有效的策略:
5.1 漸進式獨處訓練
漸進式訓練是改善分離焦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這種方法包括:
- 從非常短暫的離開開始(可能只有幾秒鐘)
- 如果狗狗保持冷靜,逐漸延長離開時間
- 反覆練習,直到狗狗能夠接受較長時間的獨處
💡小編提醒:訓練過程中切勿操之過急!每次只增加一點點時間,確保狗狗始終處於舒適區間內。
5.2 出門前的能量消耗
在你需要外出前,先帶狗狗進行充分的運動,例如一天遛狗幾次的安排可以適當調整,讓牠在你離開前就已經消耗了大量體力。疲憊的狗狗更容易在你離開時安靜休息。
上班族適合養的狗通常都需要特別注意這一點,確保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提供足夠的活動量。
5.3 建立穩定的出門儀式
狗狗很容易察覺主人準備出門的各種跡象,這些跡象會成為焦慮的觸發因素。試著改變你的出門儀式:
- 在不同時間拿起鑰匙但不出門
- 有時穿外套但留在家中
- 讓「出門信號」與實際離開脫鉤
5.4 離開與歸來時保持低調
很多主人在離開或回家時會過度情緒化,這反而強化了狗狗的分離焦慮。正確的做法是:
- 離開時簡單道別或完全不道別
- 回家時先忽略狗狗幾分鐘,等牠冷靜下來再互動
- 避免離別時的過度安撫或歸來時的過度熱情
6. 何時該尋求專業協助

如果你已經嘗試了上述方法,但狗狗的分離焦慮症狀仍然嚴重,那麼是時候尋求專業幫助了:
行為獸醫師的協助
行為獸醫師是專門處理動物行為問題的專家,他們可以:
- 進行專業評估,確定問題的嚴重程度
- 制定個性化的行為矯正計劃
- 在必要時處方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
藥物治療的考量
在某些嚴重的分離焦慮案例中,藥物治療可能是必要的。常用的藥物包括:
- 抗焦慮藥物(如氟西汀)
- 鎮靜劑(用於特定情況)
- 天然鎮靜補充劑(如L-茶胺酸)
⚠️ 建議:藥物治療必須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進行,切勿自行給狗狗使用人類藥物或未經許可的寵物藥品!
7. 總結
分離焦慮對於狗狗和主人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。了解狗狗一直嚶嚶叫怎麼辦以及你家狗狗會憂鬱嗎等問題的根源,是處理這個問題的第一步。
幫助你的愛犬克服分離焦慮需要時間、耐心和正確的方法。記住以下關鍵點:
- 分離焦慮的成因多種多樣,了解根源有助於對症下藥
- 焦躁不安的徘徊行為是重要的警訊,不要忽視
- 分離焦慮有明確的症狀表現,需要系統性判斷
- 詳細記錄狗狗的行為模式有助於更精確的診斷和治療
- 漸進式訓練與環境管理是改善分離焦慮的關鍵
- 專業協助在嚴重案例中不可或缺
- 所有的台灣人氣寵物狗都可能面臨分離焦慮問題,但狗狗適應新環境要多久也因個體差異而異
隨著正確方法的堅持實施,大多數狗狗的分離焦慮問題都能得到顯著改善。請記住,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需要主人的耐心和堅持。如果你的狗狗正在經歷分離焦慮,不要放棄,適當的幫助和訓練將使你們的生活品質都得到提升!
參考資源

關於犬類觀察日誌
歡迎來到《犬類觀察日誌》!我們是一群對🐶狗狗研究多年、熱愛毛孩到骨子裡的愛犬控,在這裡用科學精神加上一點點狗奴的狂熱,整理出最實用的狗狗資訊。不管你是新手爸媽還是資深飼主,從犬種介紹、行為解析到訓練技巧和飲食建議,通通有!一起打造一個狗狗開心、人類輕鬆的理想生活吧!